新聞中心

        鄭州楓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鄭州楓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

        一、企業基本情況

        鄭州楓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楓華公司),系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中國博物館協會文物古籍保護修復技術研發中心暨設備生產基地”“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單位”“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常務理事單位,國家文物局、工信部文物保護裝備產業化及應用協同工作平臺會員單位”“文物保護領域物聯網技術創新聯盟理事單位”“高新技術技術企業20168月,楓華公司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即新三板)掛牌,2016至2021年,與河南博物院、首都博物館、四川博物院合作研發,連續六屆榮獲“全國十佳文博技術產品”獎項

        2001年,楓華公司與故宮博物院合作,聯合開發了國內首臺具有發明專利的中國字畫及紡織品清洗裝置,進入文物文化事業領域。多年來,公司已在物聯網文物保護環境監測控制領域,智能型展柜及數字化照明系統領域,文物保護專用修復設備領域等,逐步形成核心優勢。文物保護科技裝備廣泛應用于: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首都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河南博物院、內蒙古博物院、山西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海南省博物館、天一閣等全國600余家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面向120余家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建立起物聯網文物保存環境遠程監測控制服務。鄭州楓華針對文物保存環境監測控制已做到可監測、可控制、可持續,盡心盡力做好服務。

        作為文物保護裝備產業化及應用協同工作平臺團體標準《文物保護裝備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參與完成《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監測終端 基本要求》、《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監測終端溫濕度》、《館藏文物保存控制 凈化調濕裝置技術要求》、《館藏文物展藏 智能儲存柜技術要求》等文物保護裝備團體標準制定。任全國文物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文物保護專用設施分技術委員會委員,參與該領域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修訂工作。公司擁有專利近百項,其中發明專利14項,實用新型68項,外觀設計專利8項,軟件著作權16項。

        公司擁有生產研發基地占地24畝,建設有完整的生產車間、研發中心、檢測中心、成品庫房。

        主要產品:

        用于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的文物古籍保護修復產品。

        ㈠文物庫房恒溫恒濕空調系統:以公司30年積累的工業恒溫恒濕空氣處理技術為基礎,結合文物保護的特點,采用國際上最先進的無線通訊技術及控制技術,為博物館文物庫房量身定做高精度的恒溫恒濕空調系統。該系統成功應用于首都博物館文物庫房,河南博物院文物庫房等。

        ㈡文物修復設備。中國字畫及紡織品清洗裝置:文物修復技術的一項重大革新,獲國家發明專利,成功應用在故宮博物院、山東省圖書館、中國絲綢博物館等;配有空氣凈化裝置的文物修復工作臺:用于青銅器及陶瓷的修復,成功應用在山西博物院等;字畫拷貝修復臺:防紫外線、低照度光源,成功應用在首都博物館、山西博物院等;紡織品織補修復工作臺:采用進口植絨鋼板制作,成功應用在故宮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

        ㈢文物保護設備。①文物展柜及庫房無線溫濕度監控系統。該項目是在首都博物館專家的大力支持與參與下,自主研發成功的具有國際先進,國內首創技術水平的高新產品。該項成果成功應用于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孫子兵法及中國古代軍事文物精品展”和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秦漢羅馬展”中,為展會的圓滿成功做出了巨大貢獻。②恒溫恒濕文物陳列柜。該展柜具有良好的氣密性,徹底隔絕外界空氣污染;采用全鋼骨架,美觀牢固;采用雙層夾膠優質玻璃,具有防紫外線、防爆、隔熱功能;具備多種控溫控濕手段。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孫子兵法及中國古代軍事文物精品展”中,我公司總共提供了24套恒溫恒濕展柜。除此之外,還應用在安陽博物館、鄭州博物館中。

        二、堅持正確導向、履行社會責任的制度安排和主要成效

        1.承辦、協辦或參與由市委、市政府或市直黨委、政府部門組織的重大活動組織工作:

        1)積極參與市委、市政府領導下的鄭州市文化產業協會各項工作;

        2)作為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中國博物館協會文物古籍保護修復技術中心及研發基地,代表鄭州市參與由河南省文旅廳組織與中國文化產業協會相關合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3)作為主要參與單位,積極參與我市近兩年關于文博領域最大的盛會“博博會”的申報、組織、策劃工作。

        4)作為河南文物保護物聯網工程技術中心,參與由我市承辦的“世界傳感器大會”相關工作;

        5)參與我市組織參與“中國品牌日”系列活動。

        ? ? ?image.png

        ?????? 圖 協辦“2021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與修復技術研習班”

        2.積極參加市委、市政府或市直黨委、政府部門組織的重大活動:

        1)積極參與市委、市政府領導下的鄭州市文化產業協會各項工作;

        2)作為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中國博物館協會文物古籍保護 修復技術中心及研發基地,代表鄭州市參與由河南省文旅廳組織與中 國文化產業協會相關合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3)作為主要參與單 位,積極參與我市近兩年關于文博領域最大的盛會“博博會”的申 報、組織、策劃工作。

        4)作為河南文物保護物聯網工程技術中心,參與由我市承辦的“世界傳感器大會”相關工作;

        5)參與我市組織 參與“中國品牌日”系列活動

        三、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情況

        鄭州楓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系“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中國博物館協 會文物古籍保護修復技術研發中心暨設備生產基地”“中國博物館協 會理事單位”“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常務理事單位”,國家文物局、工信部“文物保護裝備產業化及應用協同工作平臺會員單位”“文物保護領域物聯網技術創新聯盟理事單位”“高新技術技術企業”。

        1.公司致力于歷史文化保護傳承

        “歷史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不僅屬于我們這一代人,也屬于子孫萬代。要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全面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統籌好旅游發展、特色經營、古城保護,筑牢文物安全底線,守護好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今年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世界文化遺產山西平遙古城,就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表重要講話。鄭州楓華致力于以文物為載體的文明的傳承,愿景是為每一件文物的保護創造安全的空氣,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為保護好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而不斷努力。

        習近平總書記對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2001 年,楓華公司與故宮博物院合作,聯合開發了國內首臺具有發明專利的“中國字畫及紡織品清洗裝置”,進入文物文化事業領域。

        多年來,公司已在物聯網文物保護環境監測控制領域,智能型展柜及數字化照明系統領域,文物保護專用修復設備領域等,逐步形成核心優勢。文物保護科技裝備廣泛應用于: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首都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河南博物 院、內蒙古博物院、山西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海南省博物館、天一閣等全國600余家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面向100余家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建立起物聯網文物保存環境遠程監測控制服務。鄭州楓華針對文物保存環境監測控制已做到“可監測、可控制、可持續”,盡心盡力做好服務。作為文物保護裝備產業化及應用協同工作平臺團體標準《文物保 護裝備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參與完成《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監測終端 基本要求》、《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監測終端溫濕度》、《館藏文物保 存控制凈化調濕裝置技術要求》、《館藏文物展藏 智能儲存柜技術要求》等30項文物保護裝備團體標準制定。任“全國文物保護標準化 技術委員會文物保護專用設施分技術委員會”委員,參與該領域國家 標準和行業標準(已立項16項)修訂工作。

        2.為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貢獻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成效顯著,革命文物資源傳承紅色基因、激發愛國熱情的獨特價值持續彰顯。習近平總書記對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革命文物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弘揚革命傳統和革命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激發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切實把革命文物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發揮好革命文物在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發廣大干部群眾的精神力量,信心百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

        在革命文物保護方面,楓華公司自主研發成功的具有國際先進,國內首創技術水平的高新產品——文物展柜及庫房無線溫濕度監控系統,成功應用于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孫子兵法及中國古代軍事文物精品展”和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秦漢羅馬展”中,為展會的圓滿成功做出了巨大貢獻。

        3.楓華公司在文物保護和文化傳承方面取得的部分成就與榮譽:

        1)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成績,商標、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外觀設計專利、發明專利、實用新型、作品版權登記等:共有專利近百項;

        2)單位取得榮譽或獎勵:2016年-2021年,連續6年榮獲“全國十佳文博技術產品及服務”,全國文博行業獲此獎項次數最多。

        image.png

        “可移動立體文物高像素數字成像系統”被評為“2021年全國文化和旅游裝備技術提升優秀案例”(全國共入選39項)。

        image.png

        image.png

        2021年全國文化和旅游裝備技術提升優秀案例名單

        四、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做法

        1.參與“7.20”特大暴雨抗洪搶險和災后重建工作

        2021年7月20日,鄭州遭逢百年不遇特大暴雨洪水,我公司鄭東新區白沙工業園區占地24畝生產研發基地受損嚴重,因特大暴雨及后期白莊水庫泄水,全廠一片“汪洋”,設備受損,廠區樹木倒塌,水電、交通、網絡癱瘓。我司第一時間組織員工抗洪搶險:第一,以員工為本,以確保人身安全為第一位,因制造車間安全風險一旦發生后果不堪設想,公司領導骨干迅速反應,第一時間啟動安全應急方案,保證安全事故零發生;第二,眾志成城,盡一切努力抗洪搶險保車間,全體廠區員工搬沙袋、清積水,搶救大量進口儀器設備;第三,不畏艱難,迎難而上,冒雨,淌水水深過腰,前往內蒙、湖北武漢參與投標,就在7月21日開標的,我國最重要的國家級博物館之一—— 內蒙古博物院文物庫區整體改造項目由我司中標;同時,我國享譽中外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新中國考古百大發現武漢盤龍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盤龍城遺址博物院數千平方米科研考古中心由我司中標。功不唐捐,愈到關鍵時刻,愈顯企業家奮斗精神本色,愈考驗和鍛煉一個企業的意志和凝聚力。迅速組織災后重建工作:形成制度,每日安全檢查、消殺工作,災后一周,所有訂單按時發貨;因我司客戶為全國各地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考古院,為了感復災害時期來自全 國各地客戶的關心,我司在災后第一周組織線上直播,向全國各地客戶通報我們的重建的情況,更是給客戶信心,證明我們后續服務能力和經營能力不受影響,愈挫愈勇,經過這次直播,更加加深了各地客 戶對我們的信任感和認同。

        2.積極參與鄭州市文化產業協會組織的各項活動:

        1)參與鄭州文化產業協會文創產品直播帶貨沙龍分享會;2)參與鄭州市文化產業協會主辦的2021中部(鄭州)影像與框業展;3)參與中共鄭州文化產業協會“踏尋紅色足跡,黨史學習教育,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黨支部活動;4)參與鄭州市2021年文創大賽頒獎典禮;5)參與鄭州市文化產業協會組織招募志愿者活動等。

        3.為文化產業協會、行業發展提出好的建議:提出建議——1)組會成員,提供協助,共同參與“博博會”;2)建立協會通訊會、新聞發布共享渠道;3)開通協會直播間等。

        4.參加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相關工作或志愿服務:

        參加本地社區志愿服務工作,幫助社區分發抗議宣傳資料; 提供場地,作為核酸檢測工作支持。

        5.積極參加其他社會公益活動:

        1)組織員工參與“7.20”特大暴雨災后重建志愿者活動,參與“藍天”志愿服務團隊;

        2)為所在地居民委員會捐贈酒精、口罩,洪澇災害后捐贈食物及飲用水。


        聯系我們

        電話:0371-67602008

        郵箱:zz-zh@163.com

        地址: 鄭州市高新技術開發區